“小切口”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近千个兴趣小组建在社区
创始人
2024-12-20 20:41:23
0

  中新网重庆12月20日电 题:“小切口”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近千个兴趣小组建在社区

  中新网记者 刘贤

  “我们社区有器乐、声乐、舞蹈、走秀、朗诵、书画、体育、智能应用等几十个社团。”庞健说,通过社区学院,她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大家一起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让社区更加和睦、美好。

图为居民在社区学院学习插花艺术。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逻辑原点 打造开放共享的社区学院

  庞健是重庆两江新区紫竹苑社区的居民,平时热爱公益,听说社区要打造社区学院,就积极响应、提出组建插花社团。现在,她是紫竹苑社区学院悠生活社团的插花教学老师,常与社团成员、其他社团的负责人一起参加活动、交流,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他们在交流互动中也更多地了解、讨论到一些民生问题,如社区环境治理、停车收费、流浪猫狗管理等,都积极反馈给社区和街道相关负责人,从而及时解决。

  在大城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社区邻里之间能够熟识的机会有限,住得很近却可能很陌生,一旦发生矛盾,难以轻易化解。许多社区也组织活动,但可能供需不匹配,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在居住地附近得到有效满足。

  这些都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把治理改革的重点落脚在‘人’、落脚在社区”。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说,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逻辑原点,以社区这一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为切入点,以满足百姓精神文化新需求为出发点,在两江新区全域打造联系服务百姓的开放式、共享式基层精神文化阵地和社会交流平台——社区学院,此举是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满足百姓精神文化新需求的重要举措。

图为居民在社区学院练习电吹管。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社区学院建在社区 更要建在“百姓的心坎上”

  五六人围坐着练习电吹管、一二十人一起上消防知识课......小小社区学院十分热闹。

  记者近日探访了两江新区龙竹社区学院。课程表上排了各色活动和课程:周一有太极、柔力球、合唱、无人机、写作、舞蹈,周二有旗袍、基础物理学、茶艺、川江号子、手工、插画等,周三是民族舞、智能设备教学、剪纸、心理咨询服务、羽毛球、书法、乒乓球......内容上,老少兼顾;时间上,白天晚上都有。

  社区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层次、风俗习惯、性格爱好都是多元化的,如何把社区学院建在他们的心坎上呢?

  作为两江新区打造社区学院的首批试点运营社区之一,龙竹苑社区党委书记徐梅说,我们的答案就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通过调查问卷、网格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间断收集居民的兴趣、爱好、特长、需求,让居民“点单”,社区主动“接单”,整合师资、场地等资源,完善社区学院组织架构。

图为居民在社区学院练习舞蹈。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龙竹社区学院现有社团(兴趣小组)40余个,参与人数累计突破6000人次。

  除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社区学院也已成为“家门口”的社交平台。

  辞职在家的罗霜,以前除了接送小孩,基本不出门。社区学院建立后,她参加了合唱、舞蹈、走秀、瑜伽、太极5个社团,认识很多好朋友。

  走秀社团的翁女士不仅自己来上课,还把家里的小孙孙也带到社团展演的舞台上。她很享受自己和团员队友们在舞台上的每一刻,那一刻他们的身份不再是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奶奶或者外婆,她是她自己。

  这样的例子,徐梅随口就举出不少。她说,很多时候,来社区上课的居民朋友们,带着买菜的包,推着家里的娃。或许在课程结束后,她们会出现在幼儿园的门口排队接娃,会出现在小区清扫保洁,会出现在门店促销商品,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能够成为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成为热爱生活、幸福洋溢的人。

  整合资源形成兴趣小组近千个 开展活动近万场

  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杜术林介绍,目前两江新区社区学院已形成体育、文化、艺术、科技、其他等五大类的“兴趣小组”近1000个,归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广场、园区企业空闲场所等资源600余处,以群众自发推荐组织的形式发掘师资750名,开展居民兴趣活动近1万场,吸引25万人次线下参与。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辉认为,社区学院激发了个体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动力,是个体参与到群体,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是个体不断深入社会的过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许嘉馨说,社区学院解决了“治理如何找到人”“数字化融合”“媒体如何链接多元治理”等关键问题,将居民重新聚合在一起,重建了情感连接、让居民找到了归属感,社区成为共同体,成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抓手之一。

  杜术林说,两江新区下一步将围绕“政产学研”四个要素,进一步深化社区学院共享式合作机制,推动各项资源互联互通,形成创新成果。(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