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全球最大碳市场将迎首次扩围
创始人
2024-12-23 14:57:10
0

  文/阮煜琳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目前可谓万事俱备,钢铁、水泥、电解铝三个行业纳入后,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将占全国总量的六成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日前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当前只覆盖电力行业,尚不完整。现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逐步走向完整。

  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交易,目前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的配额交易与清缴工作,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同时,推动发电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推动企业积极自主投入减排。

  全国碳市场通过配额分配与清缴机制,将减排目标直接分解至企业,压实了企业减排责任,实现了对发电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推动减排成本降低。

  据统计,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发电行业供热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2.5%,累计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2.5亿吨。通过配额交易,企业在减碳责任上拥有更灵活的选择,前两个履约周期推动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

  官方加快推进首次扩围

  经过三年发展,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但市场建设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市场当前仅覆盖了发电行业,参与主体高度同质化导致市场活跃度低,市场机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为加快推进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参照发电行业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编制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据了解,围绕扩围工作,生态环境部采用企业调研等方式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重点行业纳入碳市场的成熟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覆盖全国排放量占比将达六成

  根据评估结果,建材(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解铝)行业基础条件成熟,可从2024年度起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届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达到约60%。

  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阳平坚日前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入后,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超过一半;

其次,相比火电行业,钢铁、建材等高排放行业的工艺流程和排放核算更加复杂,纳入这些行业将大大提升碳市场的能力建设。

  第三,减排潜力增大。全国碳市场未来还将纳入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四个行业,其中石化、化工、造纸等行业排放量相比钢铁和建材业要小,且主要是在使用过程排放温室气体。一些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浓度特别高,未来有些可以进行高价值利用和封存的可能。

  阳平坚说,电力、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中国高排放行业控排的主要矛盾就控制住了,将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从核算方法等方面来看,未来最难纳入的是航空业,主要是涉及跨境排放的核算归属问题。此外,造纸等行业,排放量相对较少,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可通过技术进步完成控排任务。

  碳市场扩围释放重要信号

  谈到碳市场扩围的重要意义,贺克斌认为,扩容后的全国碳市场,将成为拉动新技术从实验室有序进入市场的一个关键。

  “市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杠杆,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推动碳从过去无价变成有价,再到逐渐涨价,撬动新的技术研发和有序进入市场。”贺克斌说,未来世界,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进入新经济阶段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其中市场杠杆是促进技术快速研发和进入市场的重要机制。

  贺克斌强调,全国碳市场扩容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在提高能效、节约材料、降碳、应用各种类型技术等方面,最终都会体现出市场的价值。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越来越多领域里通过碳价的形式得到显性体现。同时,全国碳市场扩容对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扩容时间表: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此前,有猜测称全国碳市场或在2024年底前完成首次扩围。对此,阳平坚认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这三个行业,数据质量、核算方法等复杂程度远远高于电力行业,无论今年底前能否完成首次扩容,扩容启动和实施过程一直在延续。

  阳平坚说,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行业的摸底、数据核算、第三方核查、配额计算和分配、配额清缴、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等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围绕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目标,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稳妥有序推动碳市场扩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