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明年建成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
创始人
2024-12-27 22:53:47
0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7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获悉,2025年,该区将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开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建成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

  伴随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以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今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发布《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和专项支持政策,目前,该区已集聚人形机器人核心企业17家,覆盖了从“大脑”到“小脑”、再到“肢体”和“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技术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将以首钢冬奥广场和特钢园为核心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通过5大项、21个重点工作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着力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底,该区行业重点企业达30家,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突破10亿元。

  科幻产业集聚区累计引入科幻企业200余家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石景山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深化工业遗产和冬奥遗产保护利用,建成投用服贸会4.0场馆,加快推进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成功举办服贸会、WTT中国大满贯、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重大活动,首钢园“科技+”、“体育+”企业累计达870家,全年入园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

  同时,中关村石景山园优化布局“一园一特色”,园区全年预计实现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3.3%。科幻产业集聚区获评全市“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累计引入科幻企业200余家。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成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基地,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00余家。

  打造京西商文旅体消费新地标

  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市区企联动,与丰台区、门头沟区、首钢集团携手推动生态山水互融、文旅活动联动、产业资源协同,打造京西转型发展的龙头工程、突破性工程。

  同时,统筹区域文旅资源利用、特色文旅活动联办、多元文旅业态融合,打造京西商文旅体消费新地标。聚焦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建设京西—永定河“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石景山片区),打造首都西部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