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天龙山何以成为太原首个国家5A级景区?
创始人
2024-12-31 10:41:29
0

  中新网太原12月31日电(记者 胡健)日前,文旅部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19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中,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在列,这也是山西太原第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山西省会太原的空白。

航拍晋祠博物馆。韦亮 摄

  晋祠天龙山景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占地面积3.86平方公里,现有40余处景点。景区现有遗存贯穿周朝至民国时期,集聚着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石窟艺术、雕塑艺术和碑刻艺术。景区现存800年以上建筑3座、塑像43尊、碑刻135块,铸造艺术品8尊;600年至800年建筑3座,塑像19尊,碑刻40块;300年至600年建筑91座,塑像49尊,碑刻125块,铸造艺术品29尊。存有东魏、北齐、隋、唐以及明佛教洞窟29窟,造像500余尊,飞天、藻井、壁画等1144尊(幅)。

  其中,宋代建筑代表作圣母殿、古桥鱼沼飞梁和金代建筑献殿,被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晋祠作为专事祭祀诸侯的宗庙园林是中国现存礼制建筑的孤例,是中国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实物佐证。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晋祠亲自书写、监制《晋祠之铭并序》碑,铭文反映了李世民的治国之道、思想感情、审美观念,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的珍贵“石史”。

晋祠博物馆的水镜台。韦亮 摄

  景区内千年以上古树31株,周柏是晋祠历史的见证。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用碳14定点交叉方法测定树龄有2990余年。此外,蟠龙松形似蟠龙,冠如华盖,被誉为“中华第一奇松”。

  天龙山石窟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石雕罗汉头像是反映唐代民族融合、北都文化、佛教盛行的重要实物载体。2021年春节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国宝回家》节目,观看观众次数达50亿次,一时成为“现象级”话题。

天龙山石窟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韦亮 摄

  2019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创建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景区。2021年,当地官方要求“以天龙山佛首回归为契机,推进晋祠——天龙山5A级大景区创建工作。”为更好地完成晋祠天龙山5A级景区创建,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编制并上报《晋祠天龙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综合提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年,该项目被太原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工程。

  2019年,晋祠天龙山景区接待游客280万人次,门票收入4949.32万元。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350万人次,门票收入7560万元;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480万人次,门票收入1.17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晋祠天龙山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后,太原市文物局将继续加强管理服务,让游客享受文物保护成果和优质文化资源,研究好晋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走下高台,走近百姓,构建“科技+文物+文化”的工作矩阵,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