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川河流域首次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群
创始人
2025-01-08 21:05:48
0

  中新网陕西富平1月8日电 (李一璠)记者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石川河流域首次发现和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将该地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7000年前后追溯至距今60多万年前。

  据悉,2022年至202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渭南市博物馆、富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在陕西中部、渭河北岸一级支流石川河流域(富平段)新发现12处旧石器遗址,并对其中的朱黄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该区域首次发现和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

图为朱黄堡遗址发掘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石川河右岸周家坡、庙沟等8处遗址的石制品主要埋藏于第三级阶地上覆的S6古土壤层至L1黄土层中,依据黄土-古土壤序列可知其年代约在距今60多万年至3万年之间。石川河左岸4处遗址均位于第二级阶地部位,以朱黄堡遗址最具代表性,该遗址累计发掘900余平方米,发现3处古人类用火遗迹,出土了26000余件石制品和500余件动物化石;根据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及光释光测年,可知其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绝对年代在距今30万年至4万年前后。

图为朱黄堡遗址用火遗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富平石川河流域距今60万年至30万年间的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石英次之;剥片多采用硬锤锤击法;石器主要为石片石器,多见中小型的刮削器、凹缺器,修理多较简单。距今30万年至7万年左右的石制品原料构成与前一阶段基本一致,同时剥片技术显著进步,新出现了较规范的盘状石核、单台面定向剥片漏斗状石核;石器以中小型的刮削器为主体,凹缺器、尖状器、石锥亦较多,还有少量的砍砸器、手斧、手镐等重型工具,石器修理大多较为精细。距今7万年至3万年前后的石制品数量相对较少,基本延续了前一阶段的技术面貌,并表现出逐步小型化、精细化的特点,呈现出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特点。

  专家表示,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该发现填补了石川河流域和渭北中部广大区域旧石器时代遗存分布的空白;出土了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并首次在渭北地区发现了原位埋藏的盘状石核、手斧等重要遗物,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为渭北乃至黄河中游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演进、人类行为适应方式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资料;通过坚实的地层埋藏学和年代学证据,初步建立起了渭北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以来长达60多万年、连绵发展的旧石器文化序列,更加有力地实证了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连续发展演化过程。(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