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发现春秋时期楚墓 出土完整青铜礼器群
创始人
2025-01-10 16:57:15
0

  中新社武汉1月10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10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襄阳前岗墓地新发现一座春秋时期楚墓,系该省近年来发现保存完好、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楚系墓葬。墓中出土完整的青铜礼器群,完善丰富了春秋时期楚系青铜器的年代序列。

  前岗墓地隶属于襄阳东津镇前岗村二组,地处汉江东岸、淳河西岸一条西北—东南向自然岗地中部,大洪山余脉鹿门山北麓,处于汉江东岸南北长条二级岗地上。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1月至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前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其中土坑墓41座、砖室墓2座,出土铜、陶、瓷、玉等质地遗物200余件。

  据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周青介绍,此次发掘,春秋晚期墓葬M3的发现尤为重要。其平面呈亚字形,随葬品多置于四周边箱,以铜器为大宗,共出土青铜器70余件(套)。

2024年12月23日,湖北襄阳前岗墓地春秋晚期墓葬M3出土的车马器、兵器。杨力 摄

  “推测墓主身份为大夫级中等贵族。”她介绍,墓中随葬青铜礼器包括鼎、簠、尊缶、浴缶、方豆、盘、匜、斗等,随葬铜兵器包括剑、戈、矛、戈鐏等;此外,还发现大量成套车马器、兵器。根据墓室规模及随葬5鼎一套的列鼎等,推测其身份为大夫级中等贵族,很可能为一名武官。

2024年12月23日,湖北襄阳前岗墓地春秋晚期墓葬M3出土的箍口鼎。杨力 摄

  据介绍,随葬铜礼器组合形式为鼎、簠、尊缶、浴缶、盘、匜,箍口鼎鼎足长而外撇,浴缶整器较为瘦高,肩部有圆饼装饰,尊缶颈部较长,器物主体纹饰为细密蟠虺纹,属于典型春秋晚期晚段楚系青铜器群。周青表示,该发现完善丰富了春秋时期楚系青铜器的年代序列,为进一步认识东周阶段楚国礼制的形成、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同时,墓中出土容器、兵器、车马器等,为探讨楚系青铜工业生产及流通体系创造了条件。出土的一件礼器铜方豆少见于本区楚系墓葬,与固始侯古堆一号墓铸镶红铜方豆形制纹饰极其相似,具有浓厚淮域文化风格,揭示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可能。这为探索墓主身份,揭示春秋时期汉水流域与淮泗流域文化交流融合、楚文化形成,乃至中华文明统一进程提供新思路与启发。(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