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河南尉氏:玉石雕出“金饭碗”
创始人
2025-01-17 15:21:27
0

  中新网郑州1月17日电 (经晓佳)切割、钻孔、琢纹、研磨、抛光……春节临近,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鹿村,玉雕石材及产品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着生产手里的订单。

  在村民刘喜强的玉雕加工车间,印有生肖蛇的仿古玉璧正在批量生产,不多久这些玉璧将发往南阳的玉器市场。

  鹿村的玉雕加工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有50多年历史。

图为印有生肖蛇的仿古玉璧等待上机切割。经晓佳 摄

  “在鹿村,一家几口从事玉雕加工是常态。”刘喜强介绍,他自己年轻时做学徒,学成后带着家人单干,至今已有30多年。在此期间,他也经历了从拿着产品出去“叫卖”到在家里按订单“坐卖”的转变。

  59岁的王会娥和儿子都在刘喜强的车间工作,母亲负责打蜡,儿子负责琢纹和管理。作为鹿村村民,这对母子每天有超过500元的收入,实现了顾家、赚钱两不误。

  刘喜强车间的玉器种类繁多,从仿古玉器到西方人物雕塑,从挂件到摆件,从装修到装饰,不少产品能卖到欧洲市场。

图为工人正在加工玉器。经晓佳 摄

  “近几年,玉雕行业竞争激烈,不求新求变很难适应市场需求。”为此,刘喜强一方面更新玉雕设备,通过机雕与人工结合提高制作效率,一方面持续加强学习、精进技艺。

  他的案头常放着几本玉器加工设计的书籍,闲暇时也经常上网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和当下市场需求,并与村里同行相互切磋交流。

  “强哥,我给你发的玉器造型你看了吗?怎么样?”周红刚的玉雕加工作坊与刘喜强相距不远,私下里,周红刚经常向刘喜强发一些新设计的玉器造型。和刘喜强“大而全”的玉器种类不同,周红刚的玉器产品主打“小而精”。

  虽然是跟着父亲从事玉雕加工,周红刚却有自己的“生意经”。他根据上海、安徽的客户需求,主动将产品调整为小件仿古玉器,通过用料、设计、创新实现产品增值,每年纯利润达到几十万元。

图为琳琅满目的玉雕产品。经晓佳 摄

  在周红刚的玉雕加工车间,孟霞和屠娟端坐打磨机旁,专注地打磨着手里的玉器。随着打磨机的快速转动,两人旁边的篮子渐渐被玉石填满。

  孟霞和屠娟并非鹿村人,但她们已经在此从事玉雕加工20多年。像她们这样来鹿村打工的还有很多。

  作为远近闻名的玉雕加工村,鹿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1000余人从事玉雕加工业,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上亿元。

  目前,鹿村正规划建设玉石交易市场,希望以此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深度融合,带动周边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