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GDP开启“3000亿+”时代 余杭3355亿蝉联“第一区”
创始人
2025-01-23 10:46:55
0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王逸飞)1月22日晚,“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市余杭区官宣去年经济成绩单。2024年,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5.67亿元、增长6.0%,继续稳居全省首位。同时这一数字也是浙江县域GDP的“新高度”。

杭州余杭区城区。谭琴 供图

  浙江县域经济新台阶

  浙江是县域经济大省,该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的主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就位于余杭。该区由2021年杭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裂变而来,即原余杭区分为现余杭和临平两区。

  从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余杭交出的成绩单,既是纵向层面对自身的超越,在横向层面也是全省范围内的新高。

  在2020年,彼时的余杭曾以3051.61亿元达成“浙江首个GDP超3000亿区(县、市)”成就。而随着去年的成绩出炉,余杭经济总量正式超越分区前的原余杭区水平。

  从全省层面看,浙江虽县域经济发达,但与全国头部梯队对比,该省各区(县、市)在经济体量上尚有差距。如深圳的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GDP在2023年均迈过5000亿元大关;在江苏,昆山GDP已连续三年突破5000亿元,江阴去年GDP预计突破5000亿元,成为继昆山后全国第二个GDP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而此前的浙江“十强”均处在“2000亿+”梯队。

  去年,除余杭正式将浙江县域GDP带入“3000亿+”时代并创下新高外,此前居浙江榜眼之位的宁波鄞州区,也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当地去年GDP预计超3000亿元。

杭州余杭区夜景。谭琴 供图

  增长实现较高“含金量”

  聚焦余杭去年的表现,其6%的增速高于杭州市(4.7%)、浙江省(5.5%)和全国(5%)水平。量增的同时,其成绩单也凸显出较高“含金量”。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余杭去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9.3亿元,均持续保持浙江省第一,也是浙江唯一的财政收入超800亿元的区(县、市)。

  从产业维度看,去年当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总量居浙江省第一。其中,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余杭去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超2000亿元,成为浙江首个实现“2”字头成绩的区(县、市)。

  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去年,当地有效投资再破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网络零售额达3309.18亿元,总量持续居杭州第一;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537.3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1.2%、19.8%、43.6%。

  此外,“新设市场经营主体5.86万家、总量突破30万家,增量和总量均列杭州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1,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等成绩,也成为当地发展活力与均衡性的体现。

余杭一家企业的“未来工厂”内。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留下多重发展看点

  近期,余杭已围绕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定下主要预期目标,其中GDP增长目标为5.8%以上。“十四五”收官之年乃至此后更长一段时间,“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发展也有多重看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如何在总量增长上持续向领先梯队靠拢。

  从余杭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深圳南山区、上海和苏州考察学习,到组织干部前往深圳培训,再到前往广州、深圳招商引资……过去两年,余杭“对标先进”“跳出浙江看余杭”的态度愈加明显。接下来,其如何将自身优势与“他山之石”做好结合,通过“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值得聚焦。

  其二是如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创新引领”。

  “创新”是余杭的名片。2022年,该区曾经历GDP增速1%的低谷,此后两年迅速回归中高速增长轨道,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重点任务的背景下,余杭今年明确将推动科技创新再提升、数字经济再攀高、数实融合再深化、未来产业再争先。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其答卷之于浙江县域经济而言也具有示范意义。

  其三是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持续先行示范。

  前述提及的余杭城乡收入比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是当地接续推进高均衡性发展的体现。今年,余杭将着眼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路,着力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推进“美好教育工程”“舒心就医工程”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当下,浙江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列为核心任务,而志在展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头雁风采的余杭,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有望带来更多惊喜。(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