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菜篮子”里的民生情
创始人
2025-01-25 16:21:32
0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暖心的话语,道出了对人民最深的牵挂。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总书记关心着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

  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省沈阳市,考察了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和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了解当地节日期间市场供应、群众生活保障和优惠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情况。

  一项春节考察的“特别关注”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既关乎年味的浓度,也关乎民心的稳定。

  市场供应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的关注重点。

  2020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云南昆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当地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了解春节前市场供应情况。他表示,从过去物资稀缺到今天物产丰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连年改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2023年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亲切看望慰问北京新发地市场留守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他指出,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批发市场既要在拓展货源、丰富品种、保证质量上下功夫,也要在加强食品检测和市场管理上下功夫,让首都市民吃得放心。

  小小菜篮,盛着民意,连着民心。

  早在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把抓“菜篮子”作为一件大事。“当地叫‘三日不见绿,两眼冒金光。’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现在我们有一些在基层的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不行的。”2023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始终关注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时时放心不下”的最好注脚。

  小菜篮拎出安全感和幸福感

  菜篮虽小,牵系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各地全面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发展、市场流通、质量监管、调控保障等工作,“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百姓餐桌菜色越来越足,小菜篮拎出了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2023年,党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后,2024年一号文件再次部署从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等多渠道,努力拓展食物来源。

  回望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时,多次走上田埂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走进渔村、果园看特色产业发展。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亲切交流。“我常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生活好了,也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他走进田间,察看蔬菜长势,详细询问蔬菜品种、种植技术、销售等情况。“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就像和我们唠家常一样,问有多少亩地,问产量,问价格。走到田中间的时候,总书记还俯下身,看了看甘蓝的长势。”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事生产的熟悉与重视,让种了30多年地的潘家湾镇农民叶祥松印象深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

  春节足迹,温暖瞬间,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群众为“重”、以民生为“本”、以人民为“上”的执政理念与拳拳初心。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坚持的一条重大原则,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作出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会更好,民族才会更好。

  策划:杜尚泽

  撰文:高慕

  视觉:赖向东 虞东升

  摄影:李学仁

  编辑:安博文

  校对:吴玥

  (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探访南昌百年老字号照相馆:光影... 图为南昌国营真真照相馆的“相机博物馆”内摆放着多款该照相馆曾用过的照相机。它们虽然已经有些陈旧,却见...
2024年山东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孙婷婷 顾谦)山东省气象台24日召开春节天气通报会并发布2024年山东十...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