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 京豫对口协作结硕果
创始人
2024-12-12 18:56:59
0

  中新网郑州12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 阚力)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也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开展十周年。12月12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北京与河南水源区全方位加强合作,为增强水源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情况。阚力 摄

  豫鄂两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河南淅川县是渠首所在地,十年来,一渠清水从河南一路北上,直抵京津地区。

  据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夏志胜通报,为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促进水源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起,北京与河南水源区建立了对口协作结对关系。十年来,两地聚焦水质保护、民生改善、产业转型、干部人才交流等领域,支持水源区6县(市)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和标志性项目。

  京豫对口协作,始终把水质保护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支持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建设了淅川县环库区生态廊道、邓州市水源地生态廊道,实施了老灌河、淇河、淯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了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

  “随着保护治理力度越来越强,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保证了调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夏志胜如是说。

  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短板方面,建成投用了淅川县一高、邓州市北京路学校、内乡县余关镇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多次开展北京骨干教师赴水源区巡回讲学活动,实施京豫学校、医院“手拉手”计划,组织水源区教师、医生赴京交流培养、跟岗锻炼。十年来,水源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升了11.2个、3.8个、24.4个百分点,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超七成。

  当前,特色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水源区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河南水源区对接北京市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卢氏蜜蜂产业基地、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打造了“渠首印象”“淅有山川”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助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十年来,水源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80%,三次产业结构由21:53:26调整为17:34:49,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45倍、0.93倍。

  除此之外,京豫两地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北京市属15所高校与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一对一”结对共建,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京豫双方举办了科技、文旅、农业等各类专题培训,累计5600余人次参加。

  夏志胜表示,下一步,京豫将以对口协作为纽带,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建立健全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