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部解读新修订科普法:支持和促进科普对外合作与交流
创始人
2024-12-26 22:04:44
0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简称“科普法”)已于12月25日起施行,备受关注。中国科技部26日向媒体提供相关解读信息说,科普法修订后重点强化“完善科普发展体制机制”“总结凝练促进科普发展成功经验”等多项内容,并专门强调支持和促进科普对外合作与交流。

  在支持和促进科普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要求有条件的科普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组织、参与国际科普活动,开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拓展国际科普合作渠道,促进优秀科普成果共享。国家支持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普交流。

  此次科普法修订,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增“科普活动”“科普人员”2章内容,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

  ——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加强科普工作总体布局、统筹部署,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紧密协同;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遵守科技伦理,反对和抵制伪科学;国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强化科普社会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质。科研机构、高校应当使科普成为机构运行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将自身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生产线等科研、生产设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等应当组织开展专业领域科普活动。

  ——促进科普活动。国家支持科普产品和服务研究开发,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国家推动新技术、新知识传播与推广,加强突发事件预防、救援、应急处置等科普工作,完善应急科普响应机制;加强科普信息监测,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加强科普工作评估,国家完善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和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体系,开展科普调查统计和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监测和评价科普事业发展成效。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国家加强科普工作人员培训和交流,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完善科普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支持志愿者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

  ——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扩大科普设施覆盖面;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普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机制。

  据介绍,原科普法于2002年颁布施行,此次修订于2022年启动,2022年11月,科技部审议形成《科普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并于2023年8月报送国务院。2024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科普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科普法(修订草案)》并于25日表决通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