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与读者共聚“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 从文学中汲取力量
创始人
2025-01-03 21:10:00
0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举办“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通过直播平台,与梁晓声、毕淑敏、陈彦、毕飞宇、徐则臣等知名作家一同感受文学,迎接新的一年。

  本届文学盛典以巴金先生的名句“灯光是不会灭的”作为主题宣言,分为“理想之火”“生活之诗”“万物之歌”“文学之光”等四个篇章,历时5个半小时。

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几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作家,敞开心扉,讲述各自在“理想之火”召唤下追逐文学梦想的历程。梁晓声分享了自己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经历,毕淑敏回忆自己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当卫生员时打开文学之门的往事。李敬泽提出阅读不该讲“绩效”、计算KPI,人们可以用半生乃至一生的时间,慢慢阅读一些困难的书,让文学真正陪伴、参与生命的历程。

  第二篇章的嘉宾谈到了文学启发人们从烟火日常甚至琐碎、挫折中努力寻找生活的诗意。陈彦分享自己早年在戏剧创作中遭遇的打击与思索,东西也赞同“困难是为理想服务的,人都是在坎坷中前行”并提出年轻人需要主动打破心理上的距离,进入群体生活。在“万物之歌”篇章中,嘉宾们畅谈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诗与远方”的向往,王跃文分享家乡的自然山川大千万物对自己精神品格的塑造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康震分析了为何古人的诗句会在今天产生跨时代的共鸣,“现在抵达远方太便捷了,以至于还来不及酝酿足够的文学和情感,而古代诗人越是受到客观局限,反而越从精神上放大了主观世界,从而比我们走得更远。”

  最后一个篇章的嘉宾分别向文学上的“提灯引路人”表达敬意,分享从文学中汲取的力量。毕飞宇视鲁迅为文学引路人,也从鲁迅身上汲取力量。李洱将巴金视作自己写作的引路灯,他还用《窄门》结尾处女佣举的一盏灯来阐释“文学之光”的另外一重意义:文学对于人间的生活应该有一种体贴,应该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活动最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带领社领导班子共同登台,朗诵了为此次活动专门撰写的诗歌《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

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自2021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已连续举办四届“文学·中国跨年盛典”。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肯定了人文社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这一新形式,并深情对读者表示,“你们的阅读是我们出版的意义,正因为有你们,有许许多多爱书的朋友们,互联网上的知识过载、信息泡沫、视觉刺激才不会淹没我们,才能让我们葆有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让人类的智识持续不断地晋级提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