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新向实
创始人
2025-01-04 13:09:25
0

  2024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11位,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国家发改委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组数字,既彰显出去年发展成绩的不平凡,也显现出中国经济在向新、向实。

  新在“新”潮澎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方面,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快健全,探月工程、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持续显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增速。

  实在真抓实干。

  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以工代赈吸纳务工就业超300万人次;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布推广112项绿色技术和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托育服务机构近10万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41万个。

  实干显实效,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外部环境风高浪急,中国经济这艘大船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经济,布置了九大重点任务。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政策传导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释放政策效能。

  三里河注意到,在具体部署上,有不少新亮点。

  一是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二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新兴产业。

  三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继续提振资本市场,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和数据等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这些提法,涉及扩大内需、产业发展、化解风险多个方面,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痛点精准施策。

  “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财政政策的一大增量方向,也将有利于推动‘两重’和‘两新’项目的落地。”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的一年,继续向新、向实、向需,才能让老百姓预期更稳,让企业家信心更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