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1-15 10:20:22
0

  【光明论坛】

  作者:张学亮、孙迪亮(分别系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2025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求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国际化叙事,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面貌真实准确全面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要善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增强叙事说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价值和深远影响。从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赞叹中国非遗面塑的精妙,到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引用中国千年名句表达对太空的惊奇,再到太极拳、书法、中医药等中国文化符号海外“圈粉”。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通中外的“共同话语”。

  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更好理解真实的中国,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当我们向世界讲述中国绿色发展的故事时,可以从中华文化古已有之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讲起,如“道法自然”的万物平等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生态和谐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保护观等,这些古老的智慧都极具历史穿透力和感染力。同理,当我们讲“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时,可通过阐述“尚和合,求大同”的天下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发展观等,追根溯源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和平基因,有效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亟须培养更多适应传播新形势新要求的国际传媒人才,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体系。人是话语表达的主体,人的素质能力决定叙事水平的高低。培养国际传媒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共同努力。一是推动学科体系改革创新。国际传媒人才应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媒体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由此,须推动构建国际传媒交叉学科,通过学科融合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国际传媒人才。二是推动学术体系建设。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理论支撑,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源起、哲学基础、基本范畴、价值内核等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融通中外的现代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筑完备的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国际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三是积极构建话语体系。国际传媒人才应具备娴熟而高超的叙事能力。在叙事中,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能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同时,加强国际传播规律研究,实现传播的精准化,更好适配不同受众的信息接受偏好和习惯,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真正讲好。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5日 02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