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民间刺绣“老把式”渐成流行新潮品
创始人
2025-01-17 15:21:56
0

  中新社兰州1月17日电 题:民间刺绣“老把式”渐成流行新潮品

  中新社记者 闫姣

  “这款‘迷你蛇’香包,作为服饰搭配和包包挂件都不错。蛇身用绿色布料扎制,象征生命的延续;精湛的绣制技艺,为蛇香包赋予了人的情感状态……”16日下午,在甘肃庆阳市兰芳香包“黄土造物”直播间,绣娘娓娓道来蛇年刺绣产品的形态和创作历程,其间不断有消费者下单并互动,“已拍蛇香包,一个自己佩戴,其他送亲友”。

1月17日,甘肃庆阳市,绣娘们在刺绣工作室赶制新春香包。盘小美 摄

  从探索民间刺绣融入时尚走秀潮服,到搭配当下火热的中式美学穿搭,延伸出刺绣耳饰、汉服挂件等饰品,甘肃刺绣手艺人让千百年的传统“老把式”,变成如今年轻人生活中的潮品。临近春节,系列刺绣产品跃上中国人的“年货单”,且“破圈出海”走向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多国。

  连日来,新春主题刺绣香包、大型刺绣挂画、刺绣“福”字与“蛇”元素挂件、刺绣喜庆玩偶等春节用品,成为众多商家和手艺人竞相“吆喝”的卖品。近期热卖的庆阳香包通过线上线下推介,订单量比往常增加了40%。

1月17日,甘肃庆阳市,蛇元素香包。盘小美 摄

  采用传统刺绣技法,结合大众喜爱的元素、图案和色彩的刺绣时尚单品,近年来渐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心头好”。“95后”兰州上班族张艳丽近期购置了刺绣元素的服饰和配饰,还为小孩准备纯手工刺绣新年礼物。“刺绣挂件能增添节日气氛,这两年是一种潮流。”她说。

  消费者的需求令手艺人创作的动力更足。无独有偶,甘肃天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山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刘云帆,其刺绣作品被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等收藏。

  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对刺绣和时尚的创新表达,使其产品销售火爆,常常尚在创作阶段,就被老顾客下单预订。他说:“以往作品融入了大量丝路风情、敦煌元素,接下来将创作一批天水麻辣烫刺绣产品。”

1月17日,甘肃庆阳市,绣娘绣制香包。盘小美 摄

  甘肃是中国历史文化大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该省目前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9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逾万名。其中刺绣类非遗有庆阳刺绣、武山刺绣、西和刺绣,以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卓尼刺绣、东乡刺绣、裕固族刺绣,种类丰富且多样。

  民族刺绣物件是目前各大景区较亮眼的旅游产品。“2024年销售刺绣香包、枕头、拖鞋,以及藏羚羊、藏牦牛等产品,销售额达到50万元人民币。”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卓尼刺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蒙折什草介绍说,刺绣原来是藏族妇女坐在炕头做的针线活,如今不仅成为增收的手艺,还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特色刺绣文创“破圈”甚至“出海”远销,是手艺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近日,甘肃庆阳“刘兰芳香包”商标权已获得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拓展了优质文创产品对外贸易渠道。(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