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总磷污染防治受江西两会关注 技术防控是关键
创始人
2025-01-18 11:27:28
0

  中新网南昌1月18日电 (刘力鑫)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对维护水生态系统安全、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正在举行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农工党江西省委会都建言要加强鄱阳湖总磷污染防治,构建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测-溯-算-治-管”全链条防控技术支撑体系。

  在2024年举行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曾表示,近年来,鄱阳湖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成效仍不稳固,影响水质改善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案中表示,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因其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资源,成为鄱阳湖滨湖区域主要的农业发展区域,而据测算,滨湖围垦区占进入鄱阳湖总磷负荷的比例较高,已成为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也表示,当前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底数不清,研究不足,难以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和治理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图为航拍江西鄱阳湖畔的广袤农田。(资料图)刘力鑫 摄

  为此,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构建长期且持续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体系。要优先支持鄱阳湖滨湖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根据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和国考断面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选择典型围垦区,设置长期持续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台站,健全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为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科学防治积累基础数据,提供科学支撑。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表示,针对目前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认识不足的短板,要组织力量,加强科技攻关,深入系统开展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摸清农业面源在空间传输至受纳水体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明确滨湖区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科学支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也建议要在国家、地方科技计划中加强科技攻关,深入开展鄱阳湖流域江湖关系、重大工程、极端气候及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提出适于鄱阳湖流域的气候韧性水生态保护策略与措施。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认为,针对制约鄱阳湖水质持续提升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要结合农业面源监测网络和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以说清农业面源对鄱阳湖水体污染贡献、查清污染源头和种类为问题导向,从流域整体性出发,以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最佳治理技术模式、污染防控管理模式及政策为目标导向,以鄱阳湖滨湖围垦区为对象,最终构建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测-溯-算-治-管”全链条防控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助力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

  在17日的2025年江西省两会首场“厅长通道”上,李军表示,江西省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我们将坚决把抓好整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举一反三,全力推动鄱阳湖非法矮围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10个专项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夯实绿色生态基础。”(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