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纳福岁又新 海外侨胞共庆春
创始人
2025-01-22 19:20:10
0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刘洋)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认为是忙年的序曲。中新社22日连线采访海外侨胞和民俗专家,听他们讲述过小年的传统习俗。

  日本侨领贺乃和说,在老家北京,小年的到来标志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天的“规矩”较多。民间传说灶王爷在小年时上天言事,因此人们要忌脏污、忌口业。儿时的贺乃和与家人一起洒扫房屋,将旧年的灰尘清扫出屋,迎接新一年的祥和幸福。

  之后,贺乃和将父亲写好的春联贴到门框或墙上。一家人换上新衣,在厨房祭拜灶神。孩孙辈们分享粘糖瓜,希望灶王爷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庭和睦平安、衣食有余。

  贺乃和说,小年是春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他是和家人同度,但这几年他都在忙于准备全日本华侨华人春节联欢晚会,希望能让在日同胞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在广东开平,腊月二十三的餐桌上少不了咸鸡笼、牛栏丸、钵仔糕、腐竹粉丝虾米等传统小吃。“过小年时咸鸡笼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点心,寓意着吉祥如意、金玉满堂。”秘鲁侨领罗兆雄说。

  罗兆雄说,家中长辈清早起来开始准备食材。做咸鸡笼时先将糯米粉与粘米粉混合搓成面团,再包入叉烧、马蹄粒、鸡蛋丝、萝卜粒等制成的馅料,两手一捏将面团封口,形状酷似当地的传统竹编鸡笼。经热油炸制后,面团表皮依然呈米白色,外酥里糯,馅料咸香可口。长辈的手艺让他至今回味无穷。

  到秘鲁生活后,罗兆雄和家人还保留着过小年的传统,一起做美食庆祝。他在自家的中餐厅内举办舞龙、舞狮表演,邀请秘鲁食客一同热闹过节,为新年讨个“好意头”。

  “我的老家在安徽的小镇上。关于哪天过小年、有哪些习俗,每家每户都不太一样。”马来西亚侨胞郝梦雨说,她和家人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家里准备南瓜和年糕。也有街坊邻居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当天主要吃炸货。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表示,关于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其中提到“其明日,是谓‘小新岁’”。“其”特指腊日。腊日作为祭祀之日,在不同朝代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小年的日期在腊日的第二天。

  宋代时,小年被固定在腊月二十四。宋代以后,腊祭活动衰落,但小年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南北方共同庆祝的节日,其中祭灶是最重要的习俗。明朝后期,北方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变化,祭灶日期从腊月二十四转变为腊月二十三。

  张勃说,小年承载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迎接除夕的到来。(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