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发展“具身智能”助力产业转型
创始人
2025-01-22 22:19:53
0

  中新社成都1月22日电 (单鹏)中国地方两会近期陆续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

  其中,河南省提出开发具身智能整机产品,广东省提出重点抓住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具身智能等产业,四川省提出要抢先布局具身智能等产业,上海市提出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

2024年11月7日,第七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内,跳舞的人形机器人吸引观众。 中新社记者 王紫儒 摄

  “人工智能技术由最初的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再从认知智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是认知智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四川省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复民分析称,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具身智能”,是因为该技术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同时还能够直接带动软硬件、基础材料与零部件等产业发展。

  过去一年,具身智能堪称最热“风口”。这股浪潮中,不仅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受到风投的关注和青睐,颇具规模和实力的科技公司、制造企业亦发布最新成果:华为公司与合作伙伴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具有高度仿真的人脸,表情、动作自然流畅;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已在该公司的广州工厂投入实训。

  具身智能强调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实现智能。具身智能赋予智能体聪明的“大脑”和具有感知和行动能力的“身体”,在二者配合下,智能体适应真实世界,完成各项任务。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都可列入具身智能的宏观范畴。其中,人形机器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应用。

2024年3月13日,人形机器人大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赛,图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一款人形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当下,中国多地竞相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加速产业布局。四川也动作频频:将人工智能作为该省“一号创新工程”;成立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成都组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成都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

  “具身智能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尤为瞩目。”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表示,具身智能的感知和交互能力,可以使智能制造系统更加精准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实时调整生产参数和工艺,带动产业升级,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四川省人大代表、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表示,四川人形机器人发展得益于完善的产业基础,基于产业链形成的人才资源库,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对新业态的包容性支撑,但人才短板、产业积累仍是较为明显的制约因素。

  沈复民认为,发展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离不开顶尖的技术人才和充足的资金,他强调实验场地和应用场景也很重要,“要把技术真正用起来”。(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