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当春节与非遗相遇 台胞留沪过年“仪式感拉满”
创始人
2025-01-28 22:18:08
0

  中新社上海1月28日电 题:当春节与非遗相遇  台胞留沪过年“仪式感拉满”

  中新社记者 缪璐

  摆上高桥松饼、下沙烧卖,用大团龙潭酒酿煮上一锅汤圆,望着年夜饭餐桌上添加的这三道上海特色菜,再贴上一幅亲手写的“福”字,来自台湾新竹的黄涓喻感叹这个春节“仪式感拉满”。

  黄涓喻和家人于2005年定居上海,今年是她在上海度过的第六个春节。黄涓喻说,两岸的过年习俗差不多,“年前都要打扫卫生、买年货、贴对联,还要去拜庙、祈福,年后就开始走亲戚。我们在大陆就是走朋友,在大陆过年不会有身在异地的感觉,只会氛围更好,感觉更温暖”。

1月28日,台胞黄涓喻家制作的年夜饭。(黄涓喻供图)

  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近日举办了一场“非遗村晚”活动迎接农历蛇年新春,黄涓喻不仅参与其中,而且是活动策划者之一。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去年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只有台胞参加,今年让台胞和当地的社区居民一道辞旧迎新,‘年味’更足”。

  康桥镇汇聚了众多台资企业,吸引不少台胞在此就业、定居。据黄涓喻介绍,她居住的小区有15个台胞家庭留沪过年,他们全都参与了“非遗村晚”活动,最小的6岁,最大的76岁。

  为了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黄涓喻和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下足了功夫。这场“非遗村晚”活动,除了社区文艺爱好者纷纷上台献艺,台胞和当地社区居民也参与其中,体验非遗技艺。

  糖画绘制、捏面人等传统手工艺,颇受台胞家庭欢迎,不少台胞小朋友在摊位前跃跃欲试。10岁的王紫缨在糖画制作老师的指点下完成了一条蛇的糖画制作,“这个很好玩,而且很好吃,很甜”。台胞们感叹,感受到浓厚的春节氛围。

  “说实话,我们之前也不知道当地有这么多非遗美食,这次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让不少台胞进一步体会到了大陆文化。”黄涓喻说。

  在一家艺术机构教授捏塑技艺课程的台胞洪子琁,是“非遗村晚”活动的明星“导师”,她教授的竹编灯笼颇受大家青睐。洪子琁说:“两岸春节民俗‘大同小异’,小小的竹编灯笼加上红果和铃铛装饰,很像台湾的凤梨。凤梨在闽南语中的发音近似‘旺来’,我想通过这个竹编灯笼,讨个口彩,祝愿大家新春福旺财旺。”

  令黄涓喻意外的是,活动结束后,不少台胞主动向她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觉得这是一次特别的春节体验,很喜欢这样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做事的氛围。有几位台胞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还特地跟我说,以后有这样的活动都要叫他们”。(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