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
创始人
2025-01-30 18:43:21
0

  中新社上海1月30日电 题: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

  中新社记者 缪璐

  2025年农历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正当潮,不少留沪过年港人选择体验非遗技艺。

  “这是妈妈给我做的兔子灯彩(花灯),是不是很漂亮。”来自香港的梁丽萍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非遗体验,会让3岁的女儿如此欢喜,逢人就要夸赞一番。

1月24日,来自香港的梁丽萍正在制作兔子灯彩。李秋莹 摄

  2014年,梁丽萍到上海读大学,随后在这里工作成家。这是她在上海度过的第四个春节。“香港和内地过春节的习俗差不多,都要大扫除、贴春联、吃年夜饭,我们也把香港过年的一些习惯带到了上海,比如在年夜饭上吃盆菜。”梁丽萍告诉中新社记者。

  在保留这些传统节目的基础上,梁丽萍还想为这个春节假期找些“新玩法”。为入乡随俗,梁丽萍去了一趟上海豫园,并在九曲桥上,一边行走、一边赏灯,“上海过年有走九曲桥的传统,寓意把新的一年曲折都走掉,所以我特地去体验了一番”。

  这趟九曲桥之行让梁丽萍萌生了体验非遗技艺的念头。梁丽萍说:“豫园的花灯形态各异,各种组合讲述不同的中国传统故事,我特别喜欢。我在香港的时候做过一次灯笼,也很想体验灯彩非遗技艺。”

  梁丽萍制作的海派兔子灯,外形圆润可爱,象征着圆圆满满、吉祥如意,“从做架构,然后贴布,再到点缀,整个过程都需要很细致,很考验耐心。”梁丽萍期待,等女儿长大后,带她一起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灯彩。

  梁丽萍正月初三将带一家人去广东开平,看碉楼和打铁花,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梁丽萍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文化,“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从小耳濡目染,更多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她对自己的祖国有更深的情怀”。

  如果说,非遗让梁丽萍的春节变得更有意思,那么,在香港人陈美婷眼中,非遗则让她在上海的这个春节变得有些“特别”。

  陈美婷定居上海已有十余年,因为父母也长期居住于此,所以她几乎每年都在上海过年,这也让她觉得春节少了些新鲜感。陈美婷回忆道:“每年基本上都是吃年夜饭,边打麻将边看春晚。”

  今年春节因为一条小蛇面人发生了改变。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美婷在面人老师的指导下捏了一条卡通小蛇面人,她立马决定将其当作新年礼物送给父母,这也让一家人在年夜饭上有了一起探讨的话题。

1月25日,香港人陈美婷(右)做的小蛇面人。陈聪瑶 摄

  陈美婷笑着说:“我爸妈虽然之前见过卖的面人成品,但他们还是对这项技艺充满好奇,非让我把制作程序完整讲一遍。”向父母科普非遗技艺的过程,也让她很有“成就感”。

  “非遗这个词其实大家听了很多次,但真正自己上手去体验,我觉得还是挺不一样的。”陈美婷期待,未来可以解锁更多新的非遗技艺,“苏绣、糖画绘制是我目前最想学的”。(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