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一条火腿串起“民族共富链”
创始人
2025-02-26 23:48:06
0

  中新网曲靖2月26日电 题:云南宣威:一条火腿串起“民族共富链”

  作者 陆希成 代荣芬

  清晨,在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火石盆村,几头宣和猪在猪圈里悠闲踱步。农户夏显能正熟练地配制饲料,“以前养猪就是自给自足,现在由公司统一收购,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他告诉记者,这样的变化在宣威已成普遍现象,当地上万农户正通过参与火腿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云南宣威地处滇东北,汉、彝、苗等40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居。近年来,乘着宣威火腿产业发展东风,民族团结在此地结出丰硕果实。

  在宣威农村,生猪养殖历来是各族农户的传统产业。过去,农户养猪多为自给自足,随着“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脱贫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现代养殖体系的逐步构建,各族农户间合作愈发紧密。

  夏显能告诉记者,在当地,各族农户时常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养殖经验,一起共享宣威火腿产业发展成果,如石榴籽一样紧紧相连。

  据了解,宣威市33万农户中,已有21.8万户参与到火腿产业中,户均增收2.81万元,3.6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4300元。

  在宣威火腿产业园内,一栋栋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图为在宣威火腿产业园内,工人制作宣威火腿。 宣威市委统战部 供图

  走进宣威市升达火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汉族腌制师傅正将精细研磨的海盐均匀撒在新鲜猪腿上;流水线旁,几名彝族工人专注挑选每一块火腿,仔细检查其品相;一旁的苗族技术员则低头记录每批次火腿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各族工人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宣威火腿产业让不同民族的群众有了共同的事业,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宣威火腿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升阔告诉记者,生产车间如今就像一个大家庭,汉、彝、苗等各族同胞在此地共同传承和发展宣威火腿制作技艺。

  据了解,宣威市已建成火腿产业园18万平方米,引进16户规模企业,培育32家火腿加工企业,年产火腿及肉制品达10万吨,带动当地多民族群众稳定就业。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宣威市依托宣威火腿金字招牌,积极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目前,共建设6个火腿庄园,实现以“腿”为媒,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

  在稻田冲火腿庄园,游客们或在火腿DIY区体验制作乐趣,或在特色餐厅品尝火腿宴,或在特色民宿内休憩。

  “百年间,宣威火腿制作工艺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身着民族服饰的讲解员正带领游客参观火腿制作工艺展示区。

  “以前在外务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如今火腿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讲解员告诉记者,他不仅在庄园有了稳定工作,还把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增加收入。随着火腿庄园的蓬勃发展,像他这样以前外出务工的各族群众纷纷回村,就地开办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品销售等。

  数据显示,6个火腿庄园共带动当地6200户各族农户养殖宣和猪,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吸收百余村民就近务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90万元。

  从农户养殖到工业加工,再到农文旅融合,宣威火腿正串起一条“民族共富链”,让更多人品尝到舌尖上美味的同时,也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