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日:于“人来人往”间看交流交往
创始人
2024-12-18 16:16:40
0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国际移民日:于“人来人往”间看交流交往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12月18日是国际移民日。中国人的国际迁移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移民目的大不相同。不变的是,在移民流动过程中,交流交往始终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相互理解的桥梁。

  “从秦朝的徐福东渡,到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再到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以及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古代中国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交往。”中央民族大学讲师邱玉鼎告诉中新社记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在当地传播文化,还带去建筑、掘井、修路、农业等技术。

  《海语》中曾写道:“王居前屋用瓦,乃永乐中太监郑和所遗者。”这记录了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国王住所使用的瓦片,是郑和遗留下来的。不仅如此,郑和从中国带去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助力马六甲发展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港。

  “人员的流动成就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邱玉鼎认为,古代人员往来虽不如现今频繁,但在中外交流交往中,海外中国移民推动了先进技术的传播与经贸繁荣,造福了所到之地民众。

  “海外劳工是近代时期中国移民的典型代表。”邱玉鼎称,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国海外劳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矿业、铁路建设、农业、建筑业等领域。以美国为例,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华工是修建铁路的主要劳动力。铁路建成后,原来从美国东部到西部需要六个月的路途缩短到只需一周,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增多,中国移民的类型更加多样。中国移民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国移民也占有重要位置。有人称,中国的新老移民实现了从“三刀”(菜刀、剪刀、剃刀)到“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与“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的职业转变。

  邱玉鼎表示,东南亚国家在地理上同中国接近,历史上的交往相对较多,有成熟的华人社会网络与密切的经贸往来。数次移民大潮中,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流入大量中国移民。

  中国移民目的地重心正由亚洲向欧美地区转移。21世纪后,北美洲成为中国移民最为主要的目的地。此外,欧洲和大洋洲的中国移民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而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占比例则变化不大。

  “全球各大洲均分布有中国移民,他们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也促进了全球的跨文化交流。”邱玉鼎表示,现今,中国移民流入地更加多样化,他们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人来人往之间,他们向世界展示了流动又充满活力的中国。(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