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立法强化历史文物保护 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始人
2024-12-18 21:46:50
0

  中新网西安12月18日电(杨英琦)“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文物和文化领域立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占峰18日说。

  当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在推进高质量立法、增强监督实效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陕西强化历史文物保护,修订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保持秦始皇陵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协调性,明确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禁止行为,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审议制定黄帝陵保护条例,将黄帝陵所在桥山以及周边印台山、凤凰山等自然环境纳入保护范围,在加强保护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的基础上注重对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传承,以法治守护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和中华民族精神标识。

  陕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立足该省革命文物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鼓励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拓展革命文化传播方式,增加展陈的互动性、体验性,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修订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革命旧址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确保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更好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陕西深化传统文化保护,推动传承与创新发展。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架构。制定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给古老秦腔艺术注入新活力。

  王占峰介绍,近年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围绕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稳中求进高质量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制定、修改省地方性法规达到159部,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182部,目前,现行有效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达到了206部和187部。(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