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究团队《自然》子刊发文 提供攻克艾滋病新思路
创始人
2025-01-12 20:02:52
0

  中新网深圳1月12日电 (索有为 马祯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2日发布信息称,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三院艾滋病研究团队,日前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响因子40.8)发表研究论文,探讨了不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时机对艾滋病毒储存库、HIV前病毒整合及对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影响,为攻克艾滋病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是全球健康问题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过去几十年,研究者们作出了重大努力,然而由于HIV与宿主基因整合的特性、HIV前病毒多样化的特点、以及储存库持续存在等特征,使得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目标难以实现。

  该项研究通过对90例艾滋病患者的HIV前病毒整合位点测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了不同的ART时机对HIV前病毒整合克隆形成的影响,并提出,在AIDS阶段启动ART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UIS寡克隆发生率,较多的寡克隆降低了免疫细胞克隆异质性。降低了患者免疫组库的多样性,解释了患者易于合并感染的原因。而在急性期启动ART的患者,可以延缓UIS寡克隆的形成。

论文图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研究团队对HIV前病毒整合的宿主细胞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其寡克隆整合位点的基因相较于其他的整合位点,更倾向于富集在淋巴细胞激活和调控细胞周期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在AIDS阶段启动ART的患者,长期治疗形成的寡克隆整合位点,相较于急性期启动ART的患者,更倾向于出现在抑癌基因(TSGs)中,呈现更高的成瘤风险因素。

  研究还指出,在长期ART的患者中,寡克隆整合位点的比例非常高,部分患者中寡克隆整合位点的比例大于90%,对该部分长期治疗的患者,分选鉴定及清除优势寡克隆为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提供了接近成功的可能。

  该研究为了解HIV前病毒整合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阐明了不同治疗时机的病毒整合克隆扩增机制,揭示了在AIDS-ART组中HIV前病毒整合位点的单克隆分布特性,及不断增加的单克隆性降低了免疫系统的异质性,为艾滋病期患者机会性感染、肿瘤等疾病高发提供了潜在解释。

  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三院艾滋病研究团队王俊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卢洪洲教授、李倩研究员、何云主任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