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非遗)弦声续流水,山外遇知音
创始人
2025-01-15 11:04:06
0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弦声续流水,山外遇知音

  中新社记 徐婧

  寥寥琴音从舞台中央延开,入耳蕴含无数种音色变化。随着演奏家从容拨弦,古琴声浑厚悠长,跃动延宕,仿佛溪水打浪翻滚,将现场听众引入此方意境。

  这是中国音乐学院近日举办的“弦外有琴声——古琴专场音乐会”上的曲目,双琴版《流水》。

  “高山流水的佳话传颂了千百年,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首曲目。”曲目演奏者之一李孟洁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古琴琴曲流传历史中,自唐代就分为《流水》《高山》两首独立乐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了更多发展。这首双琴版《流水》音色更为丰富,双琴的合作亦极为复杂。

2024年12月,中国音乐学院“弦外有琴声——古琴专场音乐会”,该校国乐系副教授黄梅(右)和硕士研究生李孟洁(左)演奏双琴版《流水》。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据了解,该曲双琴版《流水》是由古琴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据《天闻阁琴谱》(吴景略打谱版本)进行编创,讲述泉水自山涧滴答,到汇聚成溪,最后奔涌向海的意境故事,曲中包含了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凝聚诸多古琴技艺。

  “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流传三千余年。中国古代文人视其为高雅代表,作“君子琴”,高山流水、伯牙绝弦等古琴佳话,更是满载文化修养、抱负与情谊。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吴文光用这句魏晋嵇康所作的《琴赋》,表达他内心认为古琴在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崇高地位。师承父亲吴景略开创的虞山吴派,吴文光认为,古琴演奏应注重艺术表现力,强调选本和立意。

  在吴文光看来,音调不高不低、曲子不快不慢、音量比较小,音色与人声较为相近等特点,让古琴的中和之音备受古时文人推崇。另一方面,固定且独立的减字谱记谱法,让古琴艺术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今人方得以聆听到中国古代的音乐。

近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在北京接受中新社采访。中新社记者 徐婧 摄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黄梅告诉中新社记者,琵琶、古筝、吉他等弹拨乐器上会有用来区分音区、调节音高的细柱,被称为“品”或者“琴码”,而古琴是一种没有“品”和“码”的乐器。

  这一结构特点让古琴能演奏出更多的音高,即“音缝”里的音,使古琴曲的处理展现更多可能性。

  古琴的七根弦、十三个徽和诸多不同组合的演奏方式,让演奏颇具特色,既有刚劲浑厚的空弦发音,又有轻触演奏的灵动泛音等。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式奏出,音色虚实相间、变幻多样。

  黄梅说,在演奏上,古琴除了基本的音准、节奏的控制之外,乐句的气口、音色的精准、乐曲的音乐性也需常年深耕才能得其奥义。日复一日练习“吟”“猱”“绰”“注”等手法,同时加以理解文本、全身心投入到乐曲中,才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琴中,将富有变化和韵味的乐曲传递给听众。

2024年12月,中国音乐学院“弦外有琴声——古琴专场音乐会”,该校国乐系副教授黄梅在演奏中。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目前,古琴演奏的多数琴谱都继承古曲、以独奏为主。吴文光提出“述作”概念,在保持传统古琴曲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转释为可运用多种乐器演奏的多体裁、多层次、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更具当代表现力。

  弦外有琴声,流水遇知音。与古琴相伴70余年,吴文光发现新一代古琴人的演奏形式越来越多样,“传统是一条河,有水汇进来才能一直流下去”。(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