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盘绣、古法酿酒、乡村旅游……来看班彦村的致富产业
创始人
2025-02-27 17:18:35
0

  再访脱贫村,振兴气象新。班彦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十年前,班彦村还是一个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的重点贫困村,全村贫困发生率达52%。

  为了让村民走出“穷山窝”,2017年,班彦村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因地制宜,发展土族盘绣、绿色光伏等多个特色产业。2021年,班彦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如今,这里的村民们过得怎么样?

  总台记者 崔建军:我现在在班彦村的村口广场,这里几十位土族姑娘身穿民族服饰,跳着土族传统舞蹈。

  搬出“穷山窝”

  班彦村旧貌变新颜

  通过航拍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村里一排排房屋齐整有序。这就是班彦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村民们的新家。而在10年前,班彦村还是另一番光景。

  这些老照片是村子搬迁前的样子。那时候,村民们生活在大山里,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吃水也要肩挑背扛。

  看病难、吃水难、务工难、上学难等问题,一度成为横在村民面前的难题。

  2016年,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全村129户400多人完成了整体搬迁,并在当年年底实现了全部脱贫。

  现在,每家每户住上了新房,睡上了电热炕,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零碳”乡村建成

  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村里负责人表示,从2022年开始,班彦村充分挖掘清洁能源潜力,利用屋顶、空地等空间,发展光伏发电等绿色项目,形成了一个“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微电网系统。

  每年不仅能为每户村民带来2500元左右的收入,还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盘绣酿酒旅游

  致富产业多点开花

  不仅是光伏发电,近几年,村里因地制宜发展起土族盘绣、古法酿酒、乡村旅游等多个致富产业,还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平台,推广村里自产的青稞酒、中药材等农特产品,让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也让产品的销路越走越远。

  十几位绣娘正忙着赶制这两天接到的土族盘绣订单,这些订单来自全国多地。土族盘绣是当地一门民间传统刺绣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门手艺原本是村民制作鞋垫、香包等生活用品,供自家使用,现在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村里140多位绣娘打开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据统计,2024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17200多元。如今,村民们的日子也像绣娘们绣的“太阳花”一样艳丽多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