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在重庆开幕 呈现汉字演变
创始人
2024-12-17 22:19:42
0

  中新社重庆12月17日电(记者 钟旖)展览《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17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

  作为业界首个兼具汉字字形演变和汉语发音变化的展览,展览引入科技力量,首次展示构拟“千年古音”等声音展品近70节(段),让民众从视觉、听觉双重角度,品味有音可追、有字可赏、有源可溯的中华文明。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具有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性。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部主任付万坪介绍,展览从语言学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研究成果,共展出文物205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1件(套)、二级文物13件(套)。

  展览分三个单元,“历史演变”通过文物展品追溯汉字起源,从甲骨文的神秘符号到现代汉字的规范书写,展现汉字形态的演变历程;“研究传播”向观众呈现了历代研究学者对汉字形与音的研究成果,从《说文解字》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展示汉字字学、音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和传播、发展;“艺术传承”则侧重展现汉字的形体艺术之美。

  除了“看”,“听”是展览的一大亮点。为让民众倾听古今汉字遗存的音韵之美,展览专门邀请中国音韵学研究专家录制声音展品,上古《诗经》的古音构拟、十二生肖从上古音至普通话的发音演变、用不同时期的古音诵读传承千年的古代诗歌……民众可“身临其境”地领略数千年前的汉语音韵,仿若穿越时光。

  展览中还设置了多个AI技术与语音结合的互动展项,比如“多彩方音”,用中国十大方言演绎祝福语。展览联合主办方之一、讯飞输入法总经理程坤说,这是基于“方言保护计划”成果的应用,截至目前,讯飞输入法连续7年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中国方言保护,已收集170多万条方言。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18日,面向公众开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