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景宁:民族特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创始人
2024-12-20 17:53:25
0

  中新网丽水12月20日电(傅飞扬 张紫芊)“我对畲族文化一直很好奇,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畲族婚礼,感觉非常有趣。”20日,参加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的“沉浸式全程畲族婚嫁体验”(下称:畲族婚嫁)后,来自上海的游客张盼盼(化名)兴奋地与大家分享。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大均乡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4%,是该县畲族文化的重要汇聚地。在当地,古老的畲族文化不断传承、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走进大均古街,耳边不时传来银饰的清脆声响,身着精美民族服饰的游客络绎不绝。畲族婚嫁活动中,游客可扮演新郎、伴郎等角色,体验拦路、劝酒、对歌等畲族婚嫁环节,吸引越来越多人前往“打卡”。

畲族婚嫁活动。张紫芊供图

  此外,大均乡还依托中国畲乡之窗国家4A级景区,定期举办畲乡渡亲节、泼水节等节庆活动,打造畲歌畲舞等系列文艺精品。每年“三月三”,竹竿舞、畲歌对唱、畲族体育竞技等畲族文化活动都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与此同时,近年来大均乡充分挖掘古村、古宅、古祠、古廊桥等文化资源,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民族味”原则,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

  “民族书屋”“民族巾帼共富工坊”“石榴红家园”……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大均古街,畲族彩带随风摇曳,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有序分布。截至目前,当地已有超过100座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游客了解畲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如今,在景宁,汉族、畲族等各族民众交流交融、团结共进,民族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美好故事随处可见。

  大均乡的绿水青山间,人们总能看到一抹飘逸的畲族服饰裙摆在镜头前轻盈舞动,定格成动人的旅拍画面。近年来,民族服饰旅拍成为当地文旅发展新潮流——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穿上畲族服饰,拍摄一组独具民族特色的照片。

大均乡一景。张紫芊供图

  “我们平均每个月能有1.5万元收入,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收入更可观。接下来,我想系统学习摄影,以后可以一边做民宿,一边为游客旅拍。”当地“罗家之居”民宿主理人罗剑说。

  畲族同胞自称“山哈”,即从外地迁来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山区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而在畲族逾千年的迁徙与生活中,畲医药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优势。

  大均乡伏叶村是当地重要的畲医药生产基地,村里的400余亩种植基地,是村民们心中的“绿色银行”。近年来,该乡致力于“土特产”文章,将畲医药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实现黄精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值15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当地还积极与高校合作,研发黄精巧克力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提升畲医药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詹惠淇表示,他们还建立了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化交易机制,通过“浙林碳汇”等区域交易,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转化,为畲族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