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健康证沦为“给钱就办”的灰色生意
创始人
2025-01-14 08:11:19
0

  张翼

  《工人日报》(2025年01月14日 05版)

  健康证,全称“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从事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餐饮行业、饮用水行业、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特定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证件有效期为一年。但是,一些自称“健康证办理”的人员却活跃在网络平台,声称可以办理健康证。(见1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核对体检者身份,健康证换人替检竟然“轻而易举”;健康证体检项目“缺斤少两”,大豆酱替代粪便样本竟能蒙混过关;给钱就办,只要缴纳90元体检费就能拿证……从记者调查情况看,健康证“不健康”在一些地方是严重存在的,某些失序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荒谬至极。

  追根溯源,“健康证办理”之所以成为一门灰色生意,有利可图的背后是责任疏失。用人单位很可能心知肚明,最起码是没当回事,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所在行业对于从业人员实施健康证管理的必要性和严肃性,“有证应付检查就行”。如此心态之下,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去从事生产、服务消费者,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同时,健康证的监管责任一般归于卫生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也负有核对健康证有没有、真不真的责任。日常监管抽查中,“假证”或许不难发现,但如果不寻根究底,那些来路不正的“真健康证”很可能会蒙混过关、留下隐患。

  为今之计,不妨对现有的健康证进行一次大体检,顺着健康证倒查相关颁证机构,看看到底其中存在多少人证不符、给钱就办的猫腻,并对健康证管理不严格的相关企业和店铺依法严惩、以儆效尤。从长远看,一方面,要依法严格管理,拧紧责任链条,完善健康证办理流程,不让医疗机构、办证平台等各方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将健康证对应的体检信息上传、联网,方便相关部门、消费者查验监督,用数字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唯有“硬碰硬”“动真格”,才能让健康证真正“健康”起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