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暖心年  再写新故事(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创始人
2025-02-01 16:57:20
0

  本报记者 赵晓曦

  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乙巳蛇年春节,街头巷尾升腾着浓浓年味,千家万户洋溢着团圆的温馨。受灾群众乔迁新居,房门贴上了喜庆的春联;社区食堂支起圆桌,为独居老人准备了丰盛的团圆饭;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置办了更丰富的年货……人们促膝围坐、感受亲情、共话收获、分享欢乐,以不同的方式共度新年。

  ——编 者

  从入住新房看群众的安居年

  “咱们再接再厉,好日子更有盼头”

  夜幕降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大屯镇唐王谷村董杖子屯“移民新村”里,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村民家屋檐下的红灯笼也亮了。村民董玉权家的窗上贴着“福”字窗花,火炕烧得热乎。灶台上,大锅里炖着排骨,一掀锅盖,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桌边,董玉权5岁的小孙子吃得正香。

  之前,董玉权住在离这里不远处的山谷里。去年8月,这里发生严重洪灾,董杖子屯26户村民被集中安置到了“移民新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董玉权忍不住红了眼眶:“房子被冲垮了,家当全没了,心里没底,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后来,政府帮我们重建住房,我们又有了新家。”

  入冬前,董玉权一家搬进了96平方米的新房。“能在新房子里吃上团圆饭,这个春节,我们尤其珍惜。”董玉权说。

  在河南省郑州市沁河苑小区,打拼多年的徐春阳第一次在城里过年。他煮好饺子,端上餐桌,菜肴的热气在暖黄色的灯光下氤氲,香气溢满房间。“以前,我一直租房子住,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我和爱人在城里的新房过新年。”徐春阳满心喜悦。

  去年7月,一则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的配售公告,让一直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徐春阳倍感欣喜。申请、摇号、选房、签约,徐春阳顺利选购了一套房子。“房子是精装修的,我简单添置了一些家具家电便入住了。”徐春阳说,和他一起入住该小区的,还有近570名新业主。

  新房里,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们品尝着团聚的喜悦,杯子里斟满对未来的憧憬,言语里满是对新生活、好日子的向往。

  董杖子屯“移民新村”,笑声不时从屋子里漾出来。董玉权说:“等过了年,咱把种的果树好好收拾收拾,增加点收入;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干得不错。咱们再接再厉,好日子更有盼头。”再过一年,董玉权的小孙子就该上小学了。

  沁河苑小区里,徐春阳和妻子吃过晚饭,坐在餐桌旁聊天。“新房够大,三室两厅,还有电梯,等天气暖和了,把咱爸妈也接到郑州住几天。”说起新一年的计划,小两口眼里满是笑意。

  从社区服务看老人的幸福年

  “多关注老人家里情况,让大家开开心心、安安全全”

  除夕这天,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乌龙街道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们早早忙碌起来,包饺子、蒸制米糕。为让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热热闹闹地过年,社区精心准备了一场温馨的团圆饭。

  看着大家包饺子,刚进屋的刘奶奶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我们在社区吃团圆饭。”一旁,霍大爷的家人打来视频电话,老人拿着电话介绍着,笑得合不拢嘴。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肴陆续上桌:鲜香诱人的麻辣蒸鱼、冒着热气的小火锅,还有呈贡特有的蒸米糕,上面刻着“春节快乐”的字样。“新的一年里,祝大家身体健康,样样好!”朝云社区党支部书记段沁怡说。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正阳社区,党总支书记时运丽和两名志愿者提着水果、饺子,来到83岁的居民范孝成家中,“范叔,我们来看您啦,祝您蛇年安康、万事如意。”

  正阳社区老年群体较多,60周岁以上老人近1500人,其中生活比较困难的独居老人有33人。“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孩子们也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回来一起过年,他们难免会觉得孤独。”时运丽说,“我们加大春节期间走访、帮扶力度,让老人们能够温暖过大年。”

  时运丽走进范孝成家的厨房,环顾四周,一边检查燃气、电气安全,一边叮嘱:“范叔,多注意用电用气安全。”

  “你们太贴心了。”范孝成招呼大家坐下,准备泡茶,“大过年的,喝口茶歇歇吧。”

  “您别客气了,我们改天再来。”志愿者扶老人坐下,“春节假期,社区都有人值班,有啥事就打电话。”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社区里和乐质朴的年味儿,诉说着尊老敬老、睦邻友好的温馨故事。

  朝云社区的团圆饭接近尾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志愿者们忙前忙后,端茶倒水。“春城景色好迷人,姐姐妹妹去游春……”花灯爱好者严奶奶即兴唱起了花灯调。

  与范孝成告别后,时运丽一行赶往另一户老人家中。“春节假期要多关注老人家里情况,让大家开开心心、安安全全。”时运丽说。

  从饭桌看困难家庭的增收年

  “有好政策和好技术,大家就能一起致富”

  “养猪场赚了不少钱,我们一家人好好过个年!”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双庙社区居民朱继生和家人、邻居们一起热热闹闹吃刨汤。

  吃刨汤是一种杀年猪聚餐、过新年的当地民俗。

  院坝里,临时垒的土灶,上面置口大锅,炉灶里的火烧得正旺。朱继生将食材洗切入锅、大火翻炒、盖锅焖浸。不久后,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美食便上桌了。

  今年是个热闹年,而几年前,朱继生一家日子却过得并不宽裕。那时,妻子患病,一直在外务工的朱继生不得不回来照顾家庭,就近打零工维持生活。“得知我家情况后,村里为我申请扶贫金融贷款修建养猪场,并请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朱继生说,“一年出栏了186头猪,加上种马铃薯的收入,日子一下就好了起来。”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楼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树来到村民王勇家拜年。王勇说:“日子越过越好,咱得热热闹闹过个好年。”

  王勇父亲患心脏病多年,常年用药,家庭负担较重,面临因病返贫的风险。王勇空有一身大棚种植技术,但没有种植资源,难以增收致富。去年,在乡里帮助下,王勇搞起大棚种植,日子好了起来。

  放下手里提的米和油,王建树洗洗手,挽起袖子,帮着一起擀饺子皮。“听说收成不错,要不要扩大种植规模?”王建树问。

  王勇点点头说:“乡里有好政策,我今年打算再多承包几个大棚,学学电商,把西瓜、甜瓜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年,下河乡将乡政府建设的春暖式大棚流转给村民种植,前3年免承包费,后2年承包费减半。王勇承包了14个春暖式大棚种植果树,一年赚了7万多元。

  困难家庭的团圆饭,是他们一年来努力奋斗的写照;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能体现幸福年、暖心年的成色。

  天色暗了,院坝里渐渐凉了起来,朱继生清清嗓子:“平时忙得很,但忙得有意义。今年争取出栏200头,再请大家吃刨汤!”

  王勇家的饺子也热腾腾地出了锅,他热情地邀请王建树留下吃饭,王建树婉拒了。“过完年我再来找你,咱发动大家一起种果树。”王建树说。“没问题!”王勇拍拍胸脯说,“有好政策和好技术,大家就能一起致富。”

  (本报记者刘佳华、张文豪、李茂颖、田先进、王欣悦、王者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