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让更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
创始人
2025-02-20 16:18:52
0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源头活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每一项都直指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往往由小企业成长而来,“小”意味着灵活与潜力,也意味着需要政策的“阳光雨露”。

  有个关于“10”的故事耐人寻味。10余年前,几名大学生在上海创业,在几乎没人相信能成功时,上海市科委提供了10万元无息贷款。如今,一家世界级游戏企业已然崛起,每年在上海的纳税额超10亿元。

  这是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的故事。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的发展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飞”。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都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减税降费到普惠金融,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到构建优质高效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一系列惠企措施落地生效,助力更多中小企业破茧成蝶。

  从“小不点”成长为“小巨人”,中小企业正释放“大能量”。2024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大型企业2.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发明专利的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5.1%;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截至2024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超过6000万户,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不过,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依旧较大,订单不足、成本较高、引进人才难等问题仍困扰企业。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很高,但“如何转”成了新烦恼。

  中小企业活,则经济活。根据“隐形冠军理论”,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往往得益于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继续以务实举措、优质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帮扶弱小”,更是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营经济,也是信心经济。这份“信心”,既来自于对自身发展动能潜能的判断,也来自于对身边营商环境的感受。今年,多地“新春第一会”已释放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比如,广东强调要扩大制造业转型广度,为更多企业插上数字化的腾飞之翼;安徽提出,健全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上海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

  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给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当然,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中小企业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积极拥抱变革,心无旁骛创新创造。中小企业的未来,将在自身不懈努力与外部环境持续优化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