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 哪吒出海:传统文化创新表达铸就全球票房神话
创始人
2025-02-27 14:34:25
0

  徐祥丽

  首部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 10 的非好莱坞影片、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连续三周称霸全球周末票房榜冠军……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创新表达的非凡魅力。

  哪吒从“闹海”到“出海”,离不开中国故事的创新呈现。正如导演饺子所言:“传统文化要长出年轻血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电影焕发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蓬勃生命力。

  《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话传说,在光影中重焕新生。从哪吒“三头六臂”的视觉冲击,到风火轮、乾坤圈,昆仑仙境与海底龙宫的东方想象;从申公豹、石矶娘娘、太乙真人、四海龙王等人物设定,到“哪吒闹海”所代表的追求自我、反抗命运的文化符号,无一不从传承了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哪吒出海的成功,还在于中国故事在不同文明背景中引发的共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既是陈塘关少年的觉醒宣言,也是全球化时代个体对抗命运的共同叙事。真挚动人的亲情、友情、师徒情,打通了电影和观众的情感连接,让共鸣和感动跨越代际和国界。影片以 “魔童哪吒” 对自我身份探索为主线,传递 “爱”“公平”“正义” 的价值观,既契合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也能引发全球观众对身份、命运等议题的深入思考。

  202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 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 周年。哪吒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离不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成熟。2400个镜头中1900个特效镜头的惊人占比,背后是贵安超算中心每秒千万亿次的算力支撑,是138家动画企业构建的产业集群协作,更是4000余名艺术工作者历时五年的匠心雕琢。从粒子特效模拟的“混元珠”能量场,到面部捕捉技术呈现的细腻微表情,每一个数字帧率都跃动着中国智造的创新脉搏。这种将超级计算机的冰冷算力转化为艺术温情的魔法,正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成熟的生动注脚。

  然而,面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部分西方媒体却发出不和谐的声音。《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借题发挥,渲染中国 “排外形象”,质疑电影票房与作品含金量,甚至宣称 “中国人正在抛弃好莱坞”。

  但事实是,中国文化产业正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活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就像汤羹美味的关键是将不同的食材调合在一起,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的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备受关注,并非源于中国“抛弃了好莱坞”,恰恰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产业正加速与国际接轨,推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找到了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平衡点,为世界提供了与好莱坞动画叙事各美其美的文化样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