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南北小年为何“打开方式”不同?
创始人
2025-01-22 14:39:06
0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南北小年为何“打开方式”不同?

  中新社记者 国璇

  1月2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也是中国北方传统小年,而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独特的小年习俗,反映了历史的演变与文化的交融。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刘德增说,小年是大年的序幕,从小年起,家家户户正式准备过年。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内容,人们称其为“祀灶”“送灶”或“辞灶”。

  俗信认为,灶神是玉皇大帝安排到凡间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官,每到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再根据旨意实行赏罚。祭灶时,人们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等贡品,希望灶王吃后多说好话。

1月18日,北京一家本地超市售卖糖瓜等小年节令食品。 中新社记者 国璇 摄

  “过年是个人、家庭、社会的互动,在互动中调节人际关系、人神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刘德增说,百姓祭灶是为了辞谢灶神旧年对家庭的照护,并祈求新岁阖家美满。

  南方小年多为腊月二十四日,这与古时“北三南四”“军三民四”“官三民四”等说法有关。宋代,祀灶时间固定为腊月二十四日。明代出现了腊月二十三日祀灶的现象,以北方地区为多,祀灶时间逐渐形成“北三南四”之别。还有“军三民四”“官三民四”等说法,军户、官宦人家腊月二十三日祀灶,民户腊月二十四日祀灶。

  自清代雍正时期,宫廷也于腊月二十三日祀灶,达官贵人纷纷效仿,北方民间也逐渐流行开来。南方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日作为小年。

  南北过小年的习俗也有所不同。刘德增说,南方很多地区祭灶的贡品非常丰富。以潮汕人为例,祭品一般有饧糖、纸马纸鹤、灯芯草、纸镪、寿桃和灶疏,其中灶疏是祷祝文,文后要署上全家人的名字。“潮汕人不只祭灶神,而是诸神并祀,也俗称此节为‘神上天’,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节日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各地历史文化的不同,但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刘德增说。

  随着时代发展,大多数家庭用上了新型灶具,传统祭灶仪式式微。人们依然重视作为春节序曲的小年。随着小年临近,糖瓜等节令食品在线上登入各大电商平台畅销榜,在线下吸引食客品尝。

  祭灶过后,人们开启“忙年模式”。刘德增说,各地的日程不尽相同,但普遍有大扫除、购年货、理发和买春联等习俗,在外漂泊的游子也踏上返乡的旅程。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祭天地、祀先祖、吃年夜饭、守岁。“辞别旧岁的同时,人们团聚在一起,期盼来年吉祥如意。”刘德增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人们走亲访友,家庭的热闹扩大为社会大联欢。

“灵蛇献瑞——央美乙巳蛇年贺年小版画展”1月1日起在北京展出。 中新社记者 国璇 摄

  近年来,一些新年俗悄然兴起。农历乙巳蛇年将至,以蛇为主题的展览在各地开幕,观展览、赏文物成为新风尚;蛇元素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热销;旅游迎春成为新选择,“冰雪游”“避寒游”“古都游”受青睐。

  “民俗是活态的,随着社会发展,内容与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刘德增说,无论形式如何变革,迎新、祈福、团圆等主题内容基本没变,它们已成为镌刻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会继续传承下去。(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 12月31日,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6、7号泊位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
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陕西西安,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从空中俯瞰,似...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3: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
“千年药乡”甘肃陇西:中药材交...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热:走进河...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
贵州毕节:2000米“冻”出别...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
江西靖安: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进入寒冬腊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
重庆永川:千灯璀璨夺目 “点亮...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