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中国菜牛之乡”蓄力打造“南方牛都”
创始人
2024-12-28 21:41:48
0

  中新社河池12月28日电 题:“中国菜牛之乡”蓄力打造“南方牛都”

  作者 韦佳秀

  冬日里,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毛南绿峯种养基地,牧草茂密、青翠鲜嫩。基地负责人谭成语说:“这里原来是大片裸露的基岩,如今被我种满牧草,一年可以养200多头牛,收入翻了几倍。”

  据介绍,环江县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曾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后来当地民众在裸露的基岩上种植牧草养牛,走上致富路。2008年,环江县获“中国菜牛之乡”称号。

图为近期拍摄的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毛南绿峯种养基地。韦佳秀 摄

  谭成语是环江县下南乡波川村人,长年以养殖菜牛为生。“我们这里的条件比较差,以前我一年最多养六七十头牛。”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指导下,谭成语开始种植经科研人员改良后的牧草。“牧草品质优良、稳定,加上种草养牛得到推广,我收购村民的牧草,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他说。

  菜牛养殖产业已成为环江县主导产业之一。目前,该县推广种植优质牧草1.26万亩,可配套养牛1.94万头,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

  波川村村委会副主任谭远望介绍,过去,村民们以种植玉米、红薯为主,一到雨季就会被淹,“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是常有的事”。

  “种一亩玉米只有5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收入,种一亩牧草可以养活两头牛,一年能赚3000元至3500元,村民们收入翻了几番。”谭远望称,全村已有400多户村民加入种草养牛队伍,每年销售菜牛2000多头。

  谭远望告诉中新社,很多村民靠养牛住上新房,买了汽车,生活越过越甜蜜。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是波川村脱贫致富的见证者。30多年前,他来到这里帮助当地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

  曾馥平介绍,当地石山面积大、可耕地少。“种植玉米、红薯这类作物需要翻耕土壤,雨水冲刷后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愈加严重”。经过对当地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研究,结合当地的养牛传统,曾馥平与同事指导村民们发展种草养牛产业。

  如今,回望这片土地,曾馥平说:“波川村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些不起眼的牧草,也成了当地的‘致富草’。”

  波川村是环江县多个乡镇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环江县12个乡镇大力发展菜牛养殖,2024年前三季度,该县菜牛存栏28300多头,菜牛出栏20800多头。

图为谭成语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经营的菜牛养殖基地。韦佳秀 摄

  据了解,部分养殖户嗅到商机,立足当地的菜牛供应链自己开店当老板。谭成语就是其中一位。

  谭成语告诉中新社,2022年,他在广西南宁开设以环江牛肉饭为主的快餐店,生意红火,目前店面已扩张到60余家。此外,他还开设牛杂店,“明年计划把快餐店开到100家,第3家牛杂店也即将开业”。

  环江县挂职副县长何寻阳介绍,环江菜牛产品在广东及港澳地区颇受欢迎。当前,该县正谋划延长产业链,推动菜牛深加工产业发展,“‘中国菜牛之乡’正在蓄力打造‘中国南方牛都’”。(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走进江西龙南阳明心谷:探寻知行... 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记者 熊锦阳 摄图为阳明心谷景区玉虚洞内保存的石刻。中新社...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